两会前奏 | 严保护、优保护、同保护、大保护 番禺区法院着力护航“智造+智核”深度融合
2024年以来,番禺区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,明显缩短诉讼周期,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,努力确保“真创新”受到“真保护”、“高质量”受到“严保护”,为番禺区打造智造创新城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。2024年,番禺区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081件、刑事案件29件。
提高知识产权“严保护”力度
番禺区法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依法惩处非法制造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、假冒注册商标、侵犯著作权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案件29件,涉及60人。在生产、销售假冒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系列案中,番禺区法院支持检察机关提起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,判决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同时,向受害人公开赔礼道歉并按照销售金额的10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,依法让侵权行为付出更大代价。
提高知识产权“优保护”水平
番禺区法院坚持以激励创新与推动产业发展为导向,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081件。番禺区法院发挥大速裁中心引擎作用,强化繁简分流、轻重分离,平均审理时间33天。致力专业化审判。番禺区法院指定南村法庭持续精耕精品案件,依法打击遏制阻碍科技创新行为,从严惩处买卖、代写、代投论文案,并向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,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。
凝聚知识产权“同保护”合力
番禺区法院依托大调解中心,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“朋友圈”,诉前调解成功知识产权纠纷3523件。设立番禺区知识产权诉讼服务站,携手市场监管、检察、公安、司法等职能部门共建“司法+行政”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形成与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“委托调解+司法确认”保护模式,委托调解成功率达30%。
构建知识产权“大保护”格局
番禺区法院为新能源汽车、高新农牧等企业“量企定制”法治体检报告,助力新兴产业快速崛起。番禺区法院与南村、大石商会联合设立“司法助企工作室”,面向千亿级互联网企业策源地长隆万博商圈,请进来参加“护企安商”开放日活动、举办法律知识讲座,走出去向企业问需问计、派发“法律风险提示卡”,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和能力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番禺区法院有关领导表示,今年,番禺区法院将紧紧围绕番禺区“2104”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,加强科技创新成果、科技创新主体、科技创新行为的司法保护,为番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。
(来源:番禺融媒)